找到相关内容119篇,用时13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儒家五常与佛教五戒

    关系,而儒家也将违犯夫妻和睦等行为称之为越礼。不邪淫就能保证夫妻间的和睦相处,夫妻间的和睦相处就能保证更好的做到孝养父母,教育子女。若能做到如此也就是全了礼,可见不邪淫是全礼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。  ...易之以羊。虽然他是换汤不换药,但孟子认为那也无所谓,只是梁惠王见到牛而未见到羊而已,如果他能见到羊,也是能生起怜愍心的。孟子的教育方法不可不谓煞费苦心了。如果我们能渐渐推及那还何愁不众生平等呢?而佛教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121655997.html
  • 佛教应承担的社会责任

    在家佛教徒应努力学习、工作,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,为社会贡献物质、精神财富。在家中孝敬父母,教育子女,和睦家族,关心帮助亲朋邻居、同学同事,待人热情礼貌,为人坦诚谦和。总之,要在家庭和社会上做一个好人...有为法,其生存依赖于人类社会,依赖于人民大众所提供的各种物质和文化条件。没有社会生产和思想文化的发达,人间便不会有佛教出现、流传。没有父母生养、师长教育、亲朋帮助、工农商政供给衣食住行、军人警察提供...

    浮慧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20066283.html
  • 教师子女教育缘何“灯下黑”

    热情相拥。当日,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拉开帷幕,在广州市广铁一中考点外,送考老师与考生之间展现出浓浓的师生情谊。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  教师子女教育缘何“灯下黑” 做教师的教育不好自己的子女,社会人可能很难理解,然而现实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教育工作者无法教育好自己的孩子,甚至一些知名的教育专家、名教师也在自己子女教育方面出现问题。笔者把这一...

    佚名

    |社会|教育|纪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6/16500985253.html
  • 佛教画家明长胜:宗教画记录了弘扬佛法的历代过程

    怎么走向佛教绘画这个道路的?   [明长胜]:这是机缘巧合,我从小偏好于艺术,比如绘画、篆刻、写毛笔字,跟家庭有直接的关系,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偏向文化,经常督促我们学习,写字,画画,从小我们家里就给我安排一个美院老师,开化我的思想艺术境界,就是说学画画不要单一的学画画,艺术类包括很广,画画只是其中一项,比如说音乐,那时我学洋琴、二胡,另外练字,写书法,是我在早年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,属于父母在教育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新闻|台湾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9/08/15075388435.html
  • 家庭教育十大误区及十大建议

    发展不同步。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困惑,家长往往付出大量时间与心力,而事与愿违,误了孩子。 七、家长不重视自我学习 家长承担了教育子女的职责,但许多家长不注意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...是夫妻关系、家庭氛围的晴雨表。许多夫妻间的争执,来源于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同观点和看法。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投入,因此也抱有极高回报期望,一旦孩子表现不尽如人意,父母心理难以随和,导致心理落差,情绪失衡,...

    君合

    |人生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2/11210696247.html
  •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流通序

    这些人提出全面改革之说?生而为人,何幸能与我们这些人结为朋党?像这等邪说,都是由那些排斥因果的人所酿成。倘若能把因果的道理广为宣扬,使家喻户晓,父母以这些道理来教育子女,师长以这些道理来训导学生,试问还有谁肯灭理乱伦,于明镜之前自现丑态呢?只因世上有某些大儒曾驳斥因果,那些小儒即使明知道这种言论是错误的,亦只好人云亦云,以避众口讥刺。既然学校里那些教学的先生也抱这种态度,那么家庭教育也就更无从谈起...

    印光大师撰 演莲法师译

    |纪晓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7/23130863.html
  • 人间菩提

    乐。   ◎ 勇气不可失,信心不可无,世间没有“不能”与“无能”的事,只怕──不肯。   ◎ 以“妈妈的心”爱天下的众生,以“菩萨的智慧”教育子女。   ◎ 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,在感情上不要...普遍,爱得透彻,爱得干净俐落,就是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。   ◎ 父母过分爱子女,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,对子女要放心,他们才能安定成长。   ◎ 人生能平安顺心并非是没有横逆,而是因为你有能力转化...

    海涛法师编著

    |海涛法师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1/0816452704.html
  • 佛法不离世间觉

    让人们紧抓物质利益不放,回想他们往世为我父母的恩德,就像忍受父母教育子女慈爱的责打一样,一切于己的伤害又有何妨呢?   即便我们曾经有所利益的人做出了忘恩负义的劣行,也是我们往世所积恶业的自果,没有...的木板孔口时,才会获得投生人道,这么难得的人身都被我们所拥有,又有这么大的福报得遇佛法仍在世间,还有三宝化现的善知识教育引导,如此的殊缘若不加倍珍惜,岂不是空耗了大好时光吗?愿我们都做一个乘船远航至宝...

    日藏嘎瓦仁波切著

    |修行|生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3/1405168573.html
  • 福尽而死是真理 故当惜福少享福

    少欲知足,就无法集中精力投入于修行,这样就不能成办大义,只是浪费生命而已。   不但自己惜福,还要教育子女、学生惜福,为他们而惜福。   袁了凡居士的妻子是一位善女人。有一年冬天,她给儿子做棉衣,...!你要知道呀!你父亲在世时,莫说这样大的整张的纸不肯糟蹋,就连寸把长的纸条,也不肯随便丢掉!母亲这话,也是惜福的意思!   我因为这样的家庭教育,深深地印在脑海里,后来年纪大了,也没有一时不爱惜衣食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|命运|惜福|消费主义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0/11385918183.html
  • “第一神童”宁铂出家为僧是悲剧吗?

    记者们追逐的对象。他们让这孩子出名,让这孩子成为“神童”,让这孩子放射出一种既神秘又炽烈的光彩,让这孩子成为全国儿童学习的榜样,也成为父母们教育子女的新模式。但是在校期间,宁铂很少做物理学科的研究,却...理有极大的心理障碍.(IP:116.17.252.) 佛门殊胜,不是你想入就能入的!古今中外第一流的人都在修行,只是所在的领域不同!出家就意味着教育失败!这是什么逻辑?我每读一遍佛经,便增长一分对佛...

    佚名

    |佛教观点|佛教视角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3/16142036408.html